首页

上校女王在线

时间:2025-05-30 05:53:06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95782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这一部法规,专治“有形之手”

焦点访谈:适老化改造 让养老变享老

经查,赵贡桥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毫无组织原则,跑官要官;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金;纪法底线失守,甘于被“围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四川优化超龄等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

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6月28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以中国“两弹一星”相继突破为切入点,该馆最新推出“无声的惊雷”展览。

湖南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戴道晋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中国应瞄准人工智能的前沿方向,加快产生原创性、突破性的重大科研成果,多路径探索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吴朝晖则聚焦于人工智能话题。

现场图来了!中国海警在黄岩岛附近海域“巡医问诊”

另据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日消息,近期,该院科研团队还在珠江水系发现了另一个洞穴鱼类新种——“长肋原花鳅”。该鱼类适应洞穴生活的特征表现为:体表无鳞、无色素、眼完全消失等。此外,原花鳅属种类的肋骨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无眼原花鳅和多鳞原花鳅完全无肋骨,新种长肋原花鳅虽有肋骨,但也明显退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